第(2/3)页 这让警备处无从查起真正的投尸地点,而且因为水渠的流动性,投尸地点应该沾染的血迹也不可能留存现在。 等警备员们走遍了城内的水渠后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总之,第一起案件的调查就此陷入了僵局。 接下来是对受害人的排查,在警备处的记录中,受害人范围正在逐渐缩小。 毕竟此前锁定受害人是根据‘杳无音讯’,但随着时间的流逝,最开始锁定的那一批人也逐渐有人流露出了消息。 有的是离开了伊黎耶岛,也有人出国了,总之最后的受害者名单里就剩下了三人。 分别是花店的店主、一个幼儿教师,还有一位护士。 嗯...感觉都是重量级职业。 目前警备处还在积极联系她们,但似乎没有回信。 相较于第一起案件,第二起案件因为投尸地点在绿化带中,遗留下来的痕迹要更多一些。 但第二起案件的现场也蛮抽象的。 首先就是最重要的血迹。 因为不像第一起案件投放地点在水渠之中,草地上的血渍是不会自然消失的。 但诡异的是,警备员们在现场并未发现大规模的血渍。 只有在尸体旁边有少量的血迹痕迹。 而以当时尸体的状况,如果是人为将其扛过去投尸的话,周遭不可能不留下任何痕迹的。 而这也就是本案的第一个疑点。 至于案发现场的脚印...因为人群太密集的缘故,现场早就被破坏掉了。 甚至有可能凶手就混在当时的人群之中,观察着警员们的动向。 除此之外,受害人的范围因为有了之前一次的调查,这次整理出来的名单要更加准确,很快就锁定在了一位邮政局的员工身上。 这位员工年龄36,工作虽然说不出有多么优秀,但跟旁人也算是相处融洽。 不过在警备员们走访的过程中打听到了一个有趣的消息。 那就是死者似乎在给某人当情妇。 这个调查结果一瞬间就为破案指引出了一个方向。 有没有可能是情杀呢? 毕竟在凶杀案中,情杀的占比是很高的。 所以警员们顺着这条线索往下查,最后他们查出了一个让他们瞠目结舌的结果,也让本案成功化作一个死结。 没错,死者确实有在给旁人当情妇,在死者的家中留有不少跟其通往的书信,所以那人的身份也很顺利地被查了出来。 一个让白启云略感惊讶的名字——安吉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