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排山倒海的力量-《大明:我要做权臣》
第(3/3)页
这场战斗持续了不到一个时辰,以驯象所大获全胜结束,宋铁似乎没杀过瘾,带着一队人正在四下追击余寇。
其余人则开始打扫战场,清点战利品,统计战损情况。
…………
紫禁城乾清宫,灯火通明。
蒙古人竟然出现在京城脚底下,顿时流言四起,京城中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人人自危。
成化皇帝连夜召集紧急会议,内阁三位大学士、六部尚书、英国公张懋、腾骧卫指挥使邓康、锦衣卫指挥使万通等多名大臣正在紧急商讨作战方案。
本来,顺天府尹杨文庆也应该参加,毕竟这是你顺天府的地盘,可惜的是,杨大人白天的时候已经一命呜呼,魂游地府了。
作为文臣,最后却落了个马革裹尸的结局,是不是可以算作文武双全呢……
成化皇帝根本无暇关心杨文庆的死活,此时,他手中拿着一份奏疏,脸色十分难看。
“区区几千蒙古骑兵,竟然需要朕撤到南京?亏得你们想得出来!”
“启奏陛下!”万安永远是一副波澜不惊的模样,似乎发生什么事都和自己没有关系,“臣以为,这一支蒙古骑兵的出现十分诡异,很可能……这只是先头部队。”
成化皇帝冷哼一声,淡淡道:“那又如何?就算蒙古人倾巢而出,朕还能怕了他们不成?”
自土木堡之后,作为明军主要战力的三大营消失殆尽,仁宣时期辛辛苦苦攒下的家底,被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皇帝一夜之间败了个精光。
当然了,这些事情大家心里清楚就行了,却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毕竟这个某皇帝的儿子现在就在皇位上坐着呢。
话说回来,成化皇帝也是个狠人,别看他幼年坎坷,性格偏激,可是真的动起刀兵来绝不手软。
成化三年,朱见深下旨进剿建州女真,下达的命令是:“捣其巢穴,绝其种类”。任命大将赵辅率军五万,兵分三路进剿建州女真。同时,又命令当时的藩属国朝鲜派出军队,全力配合明军进剿。
这场战斗的结果,明军斩首六百三十余人,俘虏二百四十余人,建州女真首领李满柱和他的儿子被当场斩杀。另外一个首领董山,也就是努尔哈赤的五世祖,也被明军擒获,在押送途中试图逃脱被当场击杀。
经此一役,建州女真几乎被荡平,为了形容这次战况的惨烈,后世称之为“成化犁庭”。
事实上,论起文治武功,在整个大明朝当中,成化皇帝可以派进前五名,最起码打起仗来是不虚的。
万安仍是一副面无表情的样子,说道:“古人有云,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此番蒙古人能够绕过我军的防守,一路奔袭至京城脚下,可见他们是有备而来,臣以为,在没有弄清楚对方的真正意图之前,陛下还是巡行南京,等这边战事平定,再回来坐镇。”
成化皇帝十分不满,看向其他人,问道:“诸位卿家都是这个意思吗?”
兵部尚书张鹏说道:“陛下,臣觉得万阁老说的有道理,蒙古人突然孤军南下,此举实在太过反常,绝不会是寻常的打草谷,其背后定然还有什么阴谋!”
成化皇帝又看向张懋,问道:“张卿家,你说!”
英国公张懋是京营统帅,现在是最有发言权的。
“启奏陛下,臣以为……区区数千蒙古人,不足为惧,臣明日便带领三大营出城杀敌,只是……此事确实有些蹊跷,按照前线的情报来看,这是一支偏师,可是,在我军的围剿下竟然没有退回长城,反而是向京师深入,此举实在不合兵家之道……”
成化皇帝不耐烦地打断他,道:“你就直说,究竟是怎么想的!”
张懋想了想,说道:“臣斗胆建议,若是陛下不愿离开京城,不如……下诏勤王!”
“下诏勤王?”
“不错,将京畿附近的兵力调集起来,到时候,就算蒙古人真的有什么阴谋,也能保京师无忧!”
成化皇帝顿时陷入踌躇之中,这些蒙古人出现的实在太突然了,若是了解真实的敌情,然后调拨一些精锐兵马进行合围,就算不能将其全歼,可至少……也可以将这些蒙古人赶走。
可一旦下诏勤王,那显然就不一样了。
这就意味着,整个大明将要进行一场空前浩大的总动员。
天津三卫、山东的备倭卫,山海关的锦州卫……需要立即调拨精锐,回京勤王。
还有这京城附近的各州县,都要大量的征丁、征粮。
而一旦动员了数十甚至上百万的人丁,结果发现这些蒙古人不过区区数千,那么……就真滑天下之大稽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