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比如岛国政府在73年5月给出的制造商调研报告中预计,74年初商品市场的销量将继续保持旺盛增长的态势。。” “从电力到铁矿石,从农产品到家用电器,几乎所有产品都处于短缺的状态。。” “73年10月,米国政府每年一份红皮书定期发送给了全国,在分析了地区经济发展形势的部分里面指出了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人力和物资普遍短缺的情况,商品物价通胀指数也会因这种短缺的局面出现一波快速增长。。” “而对抗通胀的尝试。。是因为经济学家们对于菲利普斯曲线的普遍认可,变得更加复杂起来。。” “新西兰籍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提出的理论,旨在说明各国的一项基本政治权衡!” “如果国家想给每个人都提供工作,就不得不接受较高的通胀率。。” “如果想降低通胀率,就不得不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承受失业率上升,经济陷入全面衰退期的事实。。” “所以,从1973年后全世界各国通胀率突然急转直上,世界各国经济学家都普遍认同了高通胀率是充分就业必然要付出的代价的观点。。” “并且他们还得出了更进一步的结论为,中央银行如果能够通过强硬的货币政策压制了通胀率上涨,结果可能就是失业率在接下来的数年里会非常难看。。” “当然~” “对于菲利普斯曲线,也并不是人人赞同。” “著名经济学家艾德蒙·菲尔普斯和米尔顿·弗里德曼,早在十几年前就分别对菲利普斯的理论提出了挑战,认为坚持通胀率和失业率在短期内具有相关性。。” “但他们提出的观点现在来看,依然显得非常边缘。。” “因为现在占据了主流的经济学家们普遍相信,压制通胀率的代价会相当高昂,政客们不会接受通胀下降接踵而来的失业人数飙升,进而导致的各种社会问题集中爆发等等。。” “比如,前些天沃乐恩·怀特总统的首席经济顾问查尔斯·舒尔策,就曾在面对媒体时分析过~” “他认为,我们都知道如何促进就业,但这根本不是问题所在。。” “我们知道怎样使用那些使用过的、标准的、经过正式的技巧,例如降低税收、增发货币、向特定的政府项目注资等等。。” “问题是,当我们政府决定推行这些措施的时候,失业率下降了,通胀率却会出现随之上升。。” 大卫说到这里,把手里的雪茄烟放下,看向翘着二郎腿眉头紧锁的保罗·沃尔克,微笑着逐步加重了语气,缓缓说道。 “从米联储最近几年公布的会议记录来看,在米国横行了近十年的高通胀,并没有被他们看作是腐蚀国家经济的严峻问题。。” “他们,仅把它当作是非常难缠又无法避免的麻烦而已。。” “而他们在近些年做出的反应,是在尽量不阻碍经济增长或导致大面积失业的前提下,让试图控制通胀的所有努力全都化为了泡影。。” “我觉得,不管是谁想要破掉目前这种趋于僵化的矛盾局面,都要具备孤注一掷的勇气和令所有人都佩服强大的责任感!” “可是纵观米联储内部的中高层,也只有您能够承担起这副重任了。。” “所以?” “你这是在向我当面表达。。支持我担任下一届米联储主席吗?”保罗·沃尔克猛吸了两口雪茄烟,放下手臂吐出一团烟雾,目光隐藏在烟雾后面直视着大卫问道。 “是的。” “不够!” “没错,我知道这些还远远不够。”大卫端正了一下坐姿,目光扫过周围几人,最后落在布鲁默脸上与他用眼神沟通了几秒,笑着向保罗说道。 “但我有信心,帮您争取到更多的支持者,让您在米联储内部的会议上得到更多话语权!” “支持?”保罗低声重复了一遍这个词儿,表情很平静,眼神却闪烁出了莫名光芒。 他转头看了一眼笑呵呵的布鲁默,思索片刻后,微微摇头道:“还是不够。。” “是吗?”大卫知道保罗听懂了自己的暗示,并且对他给出的回应有些暗自心惊。。 他低头看着自己的脚尖,心中飞快盘算了一下手里的所有筹码,瞬间就做出了决定,说道。 “十月!” “如果在今年十月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我就要重新制定投资计划了。。” “哦?” “你这么确定是十月以前?” “不,您别误会。” “不是我能确定这个时间,而是我对未来半年的国内经济局势持有非常悲观的态度。” “嗯。。”保罗声音很轻的应了一声,表示自己在听。 可是大卫却并不想把自己的想法说的太过明显,只能很隐晦的解释道。 “过去三个月国内糟糕的经济数据表现,再加上国际油价出现的异动。。” “我认为,在最短三个月、最长半年的时间里,我们国内的经济数据还将有更糟糕的表现。。” “而且这种会波及到全世界各国的大规模经济衰退,可能会在低谷期延续两年或三年,直到不断增长的高通胀被降下来以后,才有可能出现经济复苏的局面。。” 保罗的指尖慢慢转动着雪茄烟,目光盯着大卫看了一会儿,低声道:“会持续至少三年的经济衰退。。吗?” “是的!” “然后呢?你认为,加息是遏制高通胀的有效手段?” “是的!” “那你觉得加到多少。。才能更有效的遏制通胀?” “至少20%!” “那。。如果通胀降不下来呢?” “不可能!” “如果米联储能坚持采用限制货币流通量+保持执行高利率的手段遏制通胀,它也许会因某些意外有一些反应迟钝,但它最终还是会降下来,抵达一个比较合理的区间内。” “你认为的合理区间,是多少?” “5%左右。” 大卫向保罗伸出右手的五根手指:“从最近十年米联储执行的年平均利率,和最近十年统计出来的通胀率数据来看。” “从72年到去年(78年),只有74年和去年米联储执行的年平均利率,高于每年年度平均通胀率。。” “74年,米联储在面对因石油危机爆发的全球大通胀,使用大幅度加息手段来遏制它快速上涨,在今天来看是很有效果的。。” “但是在75年,年平均通胀率超过9%的时候,米联储却把年平均利率降到了6%左右,显然是对通胀破坏力的延续性预估不足。。” “所以从77年开始,年均通胀率又出现了一波大反弹,再加上去年年末中东地区又爆发出来石油供应短缺的消息,让国际市场投资者想起了上一次石油危机造成的恶劣后果,直接导致了几乎所有人都对未来经济走向持有更加悲观的态度。。” “通货膨胀是个复杂的经济现象,其成因也多种多样。” “比如,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的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工资过度上涨,企业利润过度增加和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引发的成本推动型通胀。” “在社会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社会总供给相对不足而引起的供给侧不足通货膨胀。” “还有因某国社会经济部门结构性失衡而引发的物价大幅上涨导致的结构性通胀,以及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和资本流动渠道深刻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国际输入型通货膨胀等等。。” “但不论何种类型的通货膨胀,其直接原因只有一个,即货币供应过多。” “凯恩斯认为货币数量增加,在实现充分就业前后,所产生的效果不同。” “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之前,货币量增加可以带动有效需求增加。当经济实现充分就业之后,增加货币量就产生了显著的通货膨胀效应。” “可由于在凯恩斯的理论中,充分就业是一种例外,非充分就业才是一种常态。。” “因此,中央银行增加货币总量只会出现利多弊少的通货膨胀。” 保罗听完大卫这段话之后,没有做出任何评价,而是又问道。 “你对国内供给学派提出的理论,怎么看?” “供给学派吗?” “我觉得,供给学派并没有建立其理论和政策体系,只是学派的倡导者对于产生滞胀的原因及政策主张有些共同的看法。” “比如,提出了不可能三角理论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伯特·蒙代尔教授,就曾在74年反对福特总统政府征收附加所得税控制物价的计划,主张降低税率、鼓励生产,同时恢复金本位、稳定美元价值来抑制通货膨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