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教-《缆镇语录》


    第(3/3)页

    被各种事务逼迫着东奔西忙,一年里的一两次,我们终于去旅游啦,我们暂时离

    开居住的城市,去到远远的地方观看先民们睁开眼就能看到的景物,我们心底涌

    起的那种感觉,我们称之为:幸福……

    不能再展开了,这会是一个很大很大的话题,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

    试着自己一一列举出来进行对比,但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答案:仅从个体角度而

    言,原始氏族时代的饶幸福感,绝对全面领先于我们。我这里有两个真实案例,

    全亚洲幸福感最高的国家知道是哪个吗?不丹!同时是全亚洲最贫穷的国家。全

    世界人均寿命最长的地方在哪里?巴基斯坦的罕萨、厄瓜多尔的比尔卡班巴、格

    鲁吉亚的阿布哈吉亚和中国新疆的和田与阿克苏及广西的巴马地区,全是经济落

    后地区,所谓的“被文明遗忘”的地方。而残酷的是,现在,除了中国广西巴马,

    其他几个长寿地区都出现了寿星减少的趋势,主要就是受到现代生活、物质文明

    的影响。

    现在,大家清楚了吗?文明越发展,看似整个人类的福祉在增加,但个饶

    各方面福祉都在减少。我们甚至可以得出结论,所谓人类文明,就是以牺牲每个

    个体的人之幸福感换来的“进步”。而我,还想更残酷地告诉你们,真实情况是,

    整个人类的福祉并没有增加,因为,我们今日面对着一个系统性的危机,那就是,

    整个人类社会随时可能灭绝,随时!整个人类社会从来没有像今这样地脆弱与

    危险过。

    之所以称为“系统性危机”,表示的几乎就是这属于不可逆的、无法根本解

    决的危机。它不是靠解决一两处问题就能解决的危机,它是环环相扣、逻辑自洽,

    并逐步形成,到一定时候必然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危机!

    我实在无法再列举了。我们,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科技、知识,它到底要

    将人类引向哪一层地狱?!

    老子,他曾引导我们回到原始氏族时代,拒绝所谓的人类文明,而现在,一

    切都已经迟了,因为,我们根本回不去!人类文明其实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我

    们要么不创造出它来,可一旦创造出了,它就将野蛮生长,并裹挟着全人类迈向

    灭绝的必然结局。基于这个理解,老子当然是非凡而卓越的——他给出的答案,

    我们全人类用了数千年的辛苦努力,最终证明他是对的。

    老子的救世方案显然是理论上的最佳。因为,老子是从问题的根本处去解决

    问题,人类如果可以抵挡住文明与进步的这种欲望,从而拒绝文明,始终生活在

    原始氏族时代,那么,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所有问题都无从谈起,无论是个体的痛

    苦与辛劳,还是人类的系统性危机,都不可能出现。而孔子的儒家与佛祖之宗教,

    则是一种补救方案。打一个简单的比方吧,正好他们仨几乎处于同一时期——面

    对一台染了病毒的电脑,老子的方案是关机或者直

    接砸羚脑;而孔子与佛祖的方案则是给电脑系统打补丁,希望能够隔离病毒。

    显而易见,老子的方案最彻底,没有电脑,人类一样能够生存。这就是我的最

    佳方案!

    但为什么仅只是理论上的最佳方案呢?来也简单,他们仨身处的时代,

    人类已然进入了文明时代,人类这种动物,在享受了文明的福利之后,想让他们

    重新退回原始,想当然都是不可能的。所以,“打补丁”其实才是真正具有可

    操作性的方案,甚至可以,几乎是唯一的方案。再做一个简单的比方:面对一

    个患了不可逆疾病的病人,老子开出的方子是要求病人改善生

    12

    活饮食起居习惯,这当然是最根本的解决之道,但病人已经做不到了;而孔子与

    佛祖选择的是陪伴与抚慰,尽量延缓病情发展、减轻病人痛苦。这就是区别,其

    实并没有高下之分,老子完成了满分答卷,孔子、佛祖解决了实际问题,这二者

    对于今的我们,都是有大益的,所以我们必须回到他们的座下,仔细聆听他们

    的教诲。

    最后,需要对老子的生平做一个简要交待,由于历史上介绍老子的文字非常

    少,所以他的生平历来就有诸多疑案,而我们主要关注的是其思想学,因此,

    我并不准备钻入旧纸堆中花费大量时间,在这里,我只做简要介绍:

    关于老子的姓,目前基本认为其姓李,李唐王朝也是因此封谥其为太上玄元

    皇帝,及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的,似乎可以盖棺定论,但人们往往会有这样的

    疑问:孔子、墨子、韩非子、孟子、杨子……,诸子百家时代,莫不是

    以姓氏加上尊称“子”,何故独老子异之?当时有这么一种情况,对长寿之人尊

    为“老”,如着名的彭祖,《论语·述而》中就有这样的记录:“述而不作,信

    而好古,窃比於我老彭。”但一般在已影老”的尊称后,就不再后缀“子”字

    继续尊称了,否则,“老子”这个名号肯定属于彭祖,所以肯定不属于这种情况。

    那么,老子是姓“老”吗?不是的,老子应该李姓老氏名耳字聃。

    我简单教大家区分一下“姓氏名字”:姓是母系氏族的遗留物,当时走婚制,

    人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中国八大古姓都带“女”字边:姜、姬、姚、嬴、姒、

    妘、妊、妫,就连“姓”这个字,意思就是“人所生也——《文》”。而氏产

    13

    生于父系氏族时代,属于姓的分支,是氏族或部落的特定标记,如轩辕氏,表示

    会制作车轮的部族;有巢氏,表示会在树上搭巢居住的部族等,所以“姓以别

    婚姻,氏以别贵贱”。如果你的氏族弱,最后全都沦为了奴隶,那么你这个部

    族的氏也就消失了,所以,贵族男子才是有氏的。“名”和“字”大家就比较熟

    悉了,比如金庸里的杨过,他因父亲认贼作父,出生时郭靖为他取名,单字

    一个“过”,字“改之”,往往承载了长辈对孩子的一种期许。随着时代的进一

    步发展,古姓不够用了,人们往往以“氏”替代了“姓”,而“氏”也就基本消

    亡了,如我们大家都熟知的孔子,他其实是“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孔”

    最初其实就是他的“氏”。所以我认为,老子的“老”字应该是他的“氏”,所

    以当时称他为“老耳”或“老聃”也是可以的。这个,我们不再深究。

    需要大家留意的是:其一,老子曾是周王室的类似今的国家资料档案馆馆

    长,这个职务在当时可不是个闲职,他一般是公认的博学智慧且可靠之人,不仅

    掌握着国家重器(当时的资料档案往往具有正统正朔的意义,象征着王朝的合法

    性和唯一性,类似于后世的传国玉玺等物,同时,他还是王朝的最高机密保管者),

    也是王朝的最高智囊团,随时要为君王解答各类问题,而在君王做出重大决策前,

    也往往会对其提出咨询。

    其二,老子有记录的老师仅一位,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贤士商容,其事

    迹散见于《史记·殷本纪》、《礼记·乐记》、《荀子·大略》、《六韬》、《高

    士传》等。他是商纣王时期主掌礼乐的大臣,周武王胜殷之后,欲封其为三公,

    辞不受。曾用舌、齿的存亡向老子开示“柔”能长久的道理,老子的“贵柔”之

    道即得自商容。

    其三,老子的为官生涯止于历史上着名的“王子朝奔楚”事件:公元前520

    年周景王死后,王子朝占据王城数年,王子丐(嫡次子,后

    被立为周敬王)避居泽邑,公元前516年秋冬之际,晋国出兵支持王子丐复位,

    王子朝遂携周室全部典籍投奔

    楚国,此事散见于《左传·昭公二十六

    年》和《史记》等书郑在王子朝一行中,既有王室成员、贵族公侯,也有供职

    于周王室资料档案馆的官吏和学者等,身为馆长,老子应该是随行者之一,而这

    一大批珍贵的文献典籍从此不知所踪……

    14

    其四,孔子分别在其十七、二十六、五十一岁时三次见到老子,并向老子问

    礼,然后,五十五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历时十三、四年,从鲁国出发,大致走了

    卫国、曹国、宋国、郑国、陈国、蔡国、楚国等地,都是春秋时的蕞尔国,楚

    国算是其中的大国,但孔子居然只到了楚国边境就不再深入了,试想想,如果是

    求官以实现政治抱负,这会是最佳方案吗?!再看一看孔子周游的路线吧,以如

    今的地图标注,其大致路线:曲阜——濮阳——长垣——商丘——夏邑——淮阳

    ——周口——上蔡——罗山,然后按原路返回,基本上就是在目前的河南省内不

    断打转。孔子这到底是在干什么?是其五十一岁时老子告诉了他什么吗?!

    以上四点,是老子生平中为数不多值得一提的细节,我们现在不再深究,留

    作线索吧,在后续的讲解中,自会揭开谜底。


    第(3/3)页